癫痫
病因
癫痫
症状
癫痫
危害
癫痫
治疗
癫痫
诊断
癫痫
护理
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科普:高频电疗法!脑部“微电流”如何抑制异常放电?
文章来源: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发布时间:2025-10-14
一、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挑战与电疗兴起
约30%的癫痫患者对药物不敏感,且手术风险(如脑组织损伤、感染)限制了其应用。高频电疗法(如反应性神经电刺激,RNS)通过在头皮或颅内放置电极,施加特定频率(50-200Hz)的微电流,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,成为难治性癫痫的“最后一道防线”。
二、高频电疗的作用机制与技术分类
抑制神经元去极化
高频电流可缩短神经元动作电位时程,降低膜电位去极化程度,从而阻断异常放电的传播。例如,针对颞叶内侧癫痫,高频电刺激杏仁核-海马回路,可减少70%以上的发作频率。
技术分类
经颅直流电刺激(tDCS):通过头皮电极施加恒定微电流(1-2mA),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。适用于全面性发作患者。
反应性神经电刺激(RNS):颅内植入电极,在检测到异常放电时自动触发电刺激。适用于局灶性发作且致痫灶明确的患者。
三、临床效果与风险评估
疗效数据
一项针对256例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的多中心研究显示,RNS治疗2年后,58%的患者发作频率降低≥50%,35%的患者实现完全无发作。
tDCS的响应率略低(约40%),但因其非侵入性,更适合儿童及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。
风险与并发症
RNS:电极移位(发生率约3%)、局部感染(2%)、硬件故障(1%)。
tDCS:头皮灼伤(<1%,多因电流强度过高)、头痛(5%)。
四、治疗流程与患者选择
术前评估
立体定向脑电图(SEEG)定位致痫灶(RNS需)。
认知功能评估(排除严重痴呆患者)。
手术与参数设置
RNS:全麻下植入电极(通常2-4个),连接皮下脉冲发生器。刺激参数:频率100-200Hz,脉宽100-200μs,电流0.5-5mA。
tDCS:门诊操作,每次20分钟,每周5次,持续4周。
长期管理
RNS需定期通过无线设备调整参数(如每3-6个月)。
tDCS疗效可能随时间衰减,需结合药物维持。
患者案例:
“我32岁,患颞叶癫痫10年,药物和手术都试过。RNS治疗后,现在每月只发作1次,终于能正常工作了!”——一位RNS治疗患者的分享
推荐医生
便民服务
预约挂号
来院导航
就医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