癫痫科普 当前位置:首页 > 癫痫科普

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科普:癫痫患者心理康复!打破偏见!重建生活信心!

文章来源: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发布时间:2025-09-22

一、癫痫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

病耻感

表现:因社会歧视(如被称呼“羊角风”“疯子”)而感到自卑、回避社交。

数据:中国抗癫痫协会调查显示,65%患者存在病耻感,其中30%曾因疾病被解雇或拒绝录用。

焦虑与抑郁

诱因:发作不确定性、药物副作用(如体重增加、认知迟缓)、经济负担。

症状:持续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睡眠障碍,严重者出现自杀倾向。

社交回避

行为:拒绝参加聚会、拒绝恋爱或结婚,甚至自我隔离。

案例:一名22岁女大学生因担心发作时被同学嘲笑,大学4年未交朋友,毕业后长期待业。

二、心理康复的核心方法

认知行为疗法(CBT)

目标:纠正“发作=失控”“我与众不同”等错误认知,建立积极自我评价。

技术:

癫痫日记:记录发作时间、诱因、情绪状态,帮助患者发现规律并增强掌控感。

暴露疗法:逐步接触恐惧场景(如公共场所),在安全环境下适应并减少焦虑。

案例:一名35岁男性患者通过CBT治疗6个月后,从“不敢出门”到能独立乘坐地铁上班。

家庭支持系统

家属角色:

倾听者:耐心听取患者倾诉,避免说“这病没什么大不了”等否定性语言。

协作者:陪同患者就诊、提醒服药,但不过度包办生活(如禁止患者独自做饭)。

家庭会议:

每月召开1次,讨论治疗进展、生活困难,鼓励患者参与决策(如选择药物或手术方案)。

禁忌:在患者面前争吵或抱怨经济压力,避免增加其心理负担。

社交技能训练

情景模拟:

如何解释病情:练习用简洁语言向他人说明癫痫(如“这是一种大脑短暂‘短路’的疾病,发作时我会失去意识,但几分钟后就能恢复”)。

如何应对突发发作:教患者向周围人求助(如“请帮我拨打120,并把我调整为侧卧位”)。

同伴支持小组:

加入癫痫病友会,分享治疗经验、互相鼓励。

活动形式:线下聚会、线上直播、康复营(如户外徒步、手工制作)。

药物治疗辅助

适用人群:合并重度焦虑/抑郁(如HAMD评分>17分)或自杀倾向者。

常用药物:

SSRIs类抗抑郁药:舍曲林(起始剂量25mg/天,逐渐加量至50-100mg/天)。

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:劳拉西泮(0.5-1mg/次,按需使用,避免长期依赖)。

注意事项:

需神经科与精神科医生联合处方,避免药物相互作用(如某些抗癫痫药可能降低SSRIs血药浓度)。

定期监测肝功能、血常规,警惕药物副作用(如舍曲林可能引起恶心、失眠)。

三、社会支持:消除偏见的行动

政策保障

就业权益:我国《就业促进法》规定,用人单位不得以癫痫为由拒绝录用或解雇员工(需提供医疗证明)。

教育公平:癫痫儿童可申请随班就读,学校不得因其疾病拒绝入学或要求陪读。

公众宣传

世界癫痫日活动:每年2月的第二个星期一,通过科普讲座、义诊提高社会认知。


医院概况

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是集医疗、预防、康复为一体的专业化医疗机构,黑龙江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单位,315维护消费者权益医疗诚信单位......【了解更多】

点击咨询>> 预约挂号>>

推荐医生

便民服务

  • 预约挂号

  • 来院导航

  • 就医指南